德国一位医学专家指出:“如果想培养出智力开阔、头脑聪明的孩子,那就必须经常锻炼手指的活动。由于手指的活动能刺激大脑皮层中的手指运动中枢,从而使只能得以提高。”
宝宝在运动中,各种动作直接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和调节,肌肉中的神经可将各种刺激传到大脑。根据调查发现,经常运动的宝宝大脑反映比较灵敏。在运动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大、小脑的血流量,从而给脑细胞提高更多的空气和养料,促进大脑的发育。
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心灵手巧,串珠子就是一个很不错的练习方法。父母为宝宝准备一些大的珠子或纽扣,给他一根细线或丝绳,教他把珠子或纽扣一个个串起来,做成项链或者是手链,达到训练宝宝手指肌肉运动的效果,同时也能够增强宝宝手指的灵活性,在不知不觉中,你会发现宝宝集中精力在玩,你看这不是也培养了宝宝做事的专注能力吗?
宝宝到了一定的年龄后,会随着思维和动作的发展,产生“自己动手的要求”,此时,做父母的一定要积极支持,不要怕宝宝做的慢、效果差,同时家长也要一改以前“包下来”的做法,及时教会宝宝用勺吃饭、穿衣服、扣纽扣、系鞋带等日常事务。
到了学龄前期,还可以学习一些精巧的动作。例如用筷子吃饭、折纸、剪贴、画圆圈、拨算珠等。同时家长要从小培养宝宝独立生活的习惯和能力,这样也有助于、小脑的发达。可以适当地安排参加一些家务劳动,如扫地、擦桌椅、吃饭前准备和收拾碗筷等。这样不仅可以使宝宝的手和手指得到运动,还可以使他的大脑中枢得到刺激,促进宝宝的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发育。
从宝宝学会走路开始,他的世界将变得五颜六色了!他开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好动感,对他而言,所有一切都是那样的新奇。这时,家长可以利用颜色鲜艳、造型奇异的器材,帮助宝宝练习手指、手腕的灵活性,同时也可以借助这些器材来巩固宝宝走路、攀援、跑跳能力,既好玩又能培养手眼协调能力,开阔视觉空间。
评论